欢迎访问深圳硕捷官网! 咨询热线: 0755-83640399
新闻中心News 首页>新闻中心
  • 5G商用前夜争夺战:卡位、争雄与逆袭           2019-03-17

我们用了近十年时间迈入3G时代,迎来了智能手机的蓬勃发展;又用了近5年时间挺进4G时代,开创了移动互联网的繁荣;而经过五六年的积淀,我们又将迎来5G时代,又会开创怎样的繁荣?20205G牌照的发放,代表着5G真正在我国走向商用。在距真正商用1年的时间里,从芯片商、到电信设备商、网络运营商、终端厂商都在紧锣密鼓的布局,掀起竞速赛、争夺战,以抢占5G商用的先机。5G商用前夜,时代又迎来高光时刻。在刚刚过去的MWC2019(世界移动通信大会)上,众手机厂商就安奈不住内心的激动,华为、三星、小米、OPPO、中兴、LG、一加等分别抛出5G手机进展,一夜间仿佛5G开始成为新一代智能手机的标配。

而在终端场景之外,高通、华为、英特尔、联发科、紫光展锐等玩家争先恐后亮相5G芯片。华为、爱立信、诺基亚、中兴、三星等设备提供商开始逐鹿全球,争夺5G订单。回到国内市场,从2018年开始,三大运营商也围绕5G频段、5G牌照、5G铺设基站等展开5G商用竞速赛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重庆等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专项计划,踊跃部署5G应用。而在5G争夺战、竞速赛背后,可以预知的是,整个产业将会上演一场事关生死存亡的行业卡位、争雄与逆袭之战。

2019年被称为5G商用的元年,2019年的央视春晚也是首个5G春晚,来实现5G+4K的电视直播,可谓敲响了20195G落地场景的浪潮。但从技术标准的演进来说,5G真正商用落地至少要到明年。简单来说,新一代5G移动通信标准主要分为R15R16两个阶段,R15标准重点满足增强移动宽带(eMBB)和低时延高可靠(URLLC)应用场景,R16标准进一步满足大连接低功耗场景(mMTC),全部满足完整的5G标准。

纵观产业链,5G芯片、5G基站、5G网络都在紧急铺设中,似乎就等着5G牌照的一声令下,我们就进入了5G时代。然而5G的场景爆发仍尚需时日。正如联想中国区移动业务负责人常程所言,中国厂商上半年发布的5G手机,对于中国市场可能更多是噱头。因为5G分为两个制式,第一波产品主要针对海外市场,中国的5G应用按照路线图会在今年下半年。从5G标准来看,5G由三大场景标准构成,分别是eMBB(增强移动宽带)、mMTC(大连接低功耗场景)、uRLLC(低时延高可靠)。而目前我们仅完成了eMBB标准, 对应的是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,典型的产品就是智能手机。并且5G的争夺似乎已成为扭转手机厂商地位的一场生死较量。然而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所强调的,将来20%左右的5G设施用于人与人之间的通讯,80%5G设施将用于物和物,物和人,也就是物联网,像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。5G的另一大标准mMTC,主要特性在于大规模连接,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;URLLC,主要特性在于低延迟,对应的是无人驾驶、工业自动化等场景。冰山之上,手机厂商已经打响了5G争夺战;冰山之下,广阔的物联网应用也正在探索、应用,积蓄能量,带来生产力和产业的更大变革。

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2070号电子科技大厦C座33F 邮政编码:518031  粤ICP备09024166号